以前我们以为大数据可以帮助提升用户体验,没想到大数据走了“歪路”被用来杀熟。
创新互联服务项目包括满城网站建设、满城网站制作、满城网页制作以及满城网络营销策划等。多年来,我们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利用自身积累的技术优势、行业经验、深度合作伙伴关系等,向广大中小型企业、政府机构等提供互联网行业的解决方案,满城网站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目前,我们服务的客户以成都为中心已经辐射到满城省份的部分城市,未来相信会继续扩大服务区域并继续获得客户的支持与信任!
2018年,“大数据杀熟”成为网络十大流行语,足见网民对这种行为的痛恨。
今年3月,复旦大学教授打车800次,花费50000元,石锤大数据杀熟,更是将其推上风口浪尖。
有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自己曾经遭遇大数据杀熟:
大数据杀熟,终将迎来它的末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将于8月17日至20日举行。本次会议将审议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三审稿,三稿将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特别是对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等作出针对性规范。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室主任臧铁伟表示,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包括用户画像、算法推荐等,应在充分告知个人信息处理相关事项的前提下,取得个人同意,不得以个人不同意为由,拒绝提供产品或者服务。
草案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保证自动化决策的透明度和结果的公平公正,不得通过自动化决策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其实大数据杀熟由来已久,最早出现在2000年。
当时亚马逊认为,老用户的购买意愿更强,相比新用户,老用户有更强的意愿在亚马逊上购物。
于是亚马逊选取了68种畅销DVD光盘做作为实验。根据用户的购物历史、上网行为等数据,对这些DVD光盘进行差别定价。
一个名为《泰特斯》的光盘,新用户只需要22.7美元,老用户却要花费26.24美元才能将它买下。
亚马逊通过这种方式,提高销售利润。
然而没过多久,用户就发现了这一可耻行为。民愤恨恨之下,亚马逊CEO不得不亲自道歉,并退还差价。
虽然亚马逊杀熟失败,但却给后来者启发,杀熟是可以获得更多利润的。
为了抵制大数据杀熟,很多网友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小妙招,包括但不限于:
无论是用户的行为,还是国家立法,种种迹象表明,大数据杀熟始终不得人心。
对企业而言,如果再利用大数据杀熟,不但不能从中获利,还将面临法律风险,应慎之又慎!
网站名称:“大数据杀熟”的末日来了,我国拟立法打击,信息安全将再次强化
转载来源:http://www.csdahua.cn/qtweb/news46/268296.html
网站建设、网络推广公司-快上网,是专注品牌与效果的网站制作,网络营销seo公司;服务项目有等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028-86922220;邮箱:631063699@qq.com。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来源: 快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