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没想到,一个域名就能挣几百万

面世六年,腾讯才拿下了weixin.com的域名。

创新互联长期为上千家客户提供的网站建设服务,团队从业经验10年,关注不同地域、不同群体,并针对不同对象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开放共赢平台,与合作伙伴共同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生态环境。为睢宁县企业提供专业的成都做网站、成都网站设计、成都外贸网站建设睢宁县网站改版等技术服务。拥有10年丰富建站经验和众多成功案例,为您定制开发。

此前,微信使用的一直是二级域名:weixin.qq.com,而weixin.com一直不属于腾讯。据域名注册信息网站WHOIS的信息,直到2017年10月18日,weixin.com域名的所有权才正式归属于腾讯。

从成立到拿到完美对应其品牌名称的域名,微信花了六年时间。除了微信,京东获得JD.com,小米获得mi.com,唯品会获得vip.com,新浪微博获得weibo.com,杜蕾斯获得durex.cn,维多利亚的秘密获得victoriassecret.cn……都费了一番周折——这些公司不是耗费巨资从抢注者手中购买,就是与抢注者发生纠纷闹上法庭。

在一次次大品牌域名收购或争议案中,域名抢注这一神秘小众的行业开始进入公众的视线。域名投资好操作吗,投资或抢注域名有什么风险,又如何界定和判断恶意抢注?

品牌火了,域名也炒到天价
weixin.com域名注册于2000年11月,但腾讯直到2011年才推出了微信。2015年4月,“9秒社团”创始人李明收购了weixin.com的域名。2015年底,腾讯针对该域名的所有权提起诉讼仲裁,2016年专家组裁定weixin.com归属于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李明不服裁决随即提起上诉,轰动了整个互联网圈子。后来,腾讯和李明私下达成了和解,weixin.com域名归腾讯所有,有消息称腾讯可能为这个域名付出了3000万元。
当然,为了域名而大出血的不止腾讯。据虎嗅网,早在2014年,雷军的小米将mi.com收入囊中,成交价360万美元;京东商城由原先的360buy改换成简拼JD.com,成本也高达300万美元。当然,比起某些热门的英文单词域名来说,这些还都算便宜的。还有比单词更贵的——2015年2月,360从沃达丰手上收购360.com,据传开销达1700万美元,超过1亿元人民币。

上述名企为何不通过诉讼程序而要斥巨资买域名呢?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所副所长陈健告诉中新经纬:“上述例子中有些域名与企业并不存在直接关联,例如小米之前使用的xiaomi.com域名,其之后使用的mi.com域名不一定与小米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难于在域名争议中胜诉。再如360.com也是如此,企业不能在成名之后,反过来要求所有与自己有一定关联的名称都是自己的,都希望直接拿来作为域名。有的企业则可能是出于广告的考虑,通过巨额买回域名,可以起到广告的作用,让网民了解和使用该域名,记住该域名,这也是一种广告投入方式。”

几天前在朋友圈和微博刷屏的“金拱门”不仅催生了一大批的段子手和P图高手,还带火了jingongmen.com的域名。据阿里云显示,该域名注册于2017年9月27日, “金拱门”事件刚刚爆出就有网友第一时间以9800元的价格购买了该域名,当天又以25000元卖出。

由此看来,域名投资很是注重时机和反应速度。10月25日,一个名为“成长”的个人微信公众号推送了《因为麦当劳改名金拱门,1个小时我赚了15000》文章,在文中作者PO出了其当天买卖jingongmen.com域名的心路历程:

基于这个事情,我的思考是这样的:

1.麦当劳在中国几十年的品牌,绝对不会再改一个新的品牌名,麦当劳没注册这个域名,说明他们根本不重视,所以这个域名麦当劳不可能接盘,所以这是个击鼓传花的事情。

2.击鼓传花靠什么?1人数,2价格,当我发现朋友圈开始铺天盖地的刷麦当劳的消息的时候,我预估这个新闻的传播量级最少应该在千万以上,而且麦当劳的知名度这么高,成本才1万,我觉得有人接盘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3.如果没人买,风险我能不能承受?想了想,10000块也不多,对我来说就是洒洒水嘛,如果砸了,就当给自己新项目买个域名嘛。

归根结底,域名投资还是投机。但凡高收益的投资都意味着高风险,域名投资也不例外,比如可能会面临的法律风险。

“不敢抢注大品牌的域名,怕被制裁”

小柯已经有三年域名投资的经验了,他告诉中新经纬,三年前他自己在做网站,后来网站垮了,域名卖出去了。“可能因为网站名字取得好,域名的价格还不错。”

受此事启示,小柯发现原来注册域名再售卖出去还可以赚一笔钱,“找一些好的名字,觉得可能会火的词组注册域名,放到交易市场上,有人会买的,”小柯补充道。

小柯说,域名注册操作起来很容易:“我一般是在万网上注册,然后拿到专门的域名交易市场上卖掉,这个平台就跟淘宝差不多,很智能,卖家付款后平台会自动把域名所有权转给买家。”

“现在数字组合、五六位以内的短字母组合非常火爆,当然两三位数的组合更好,但现在两三位以内的排列组合都被人抢注了。对我们来说可能没什么意义的字母、数字组合,可能对某个人或公司来说就很重要,非买不可,” 小柯告诉中新经纬。

当被问及最成功的案例时,小柯很羞涩:“我赚最多的一次卖了1万多,蔡文胜是我的榜样。”

蔡文胜是国内最成功的域名投资者之一,据易名中国,蔡文胜注册拥有多个农业相关域名,且一些域名已被知名网站启用,如百度旗下独立视频网站奇艺网(后更名为爱奇艺)。坊间传闻,当初蔡文胜注册该域名是以农业水果奇异果的“奇异”二字来注册的。还有知名视频网站土豆网站tudou,该域名也系蔡文胜以农业产品名字来注册,交易价格也不菲。目前为止,蔡文胜已转手卖出多个汽车类域名,如神州租车网zuche域名,汽车网的Qiche、 网上车市的Cheshi等;在金融电商行业域名上,Jijin(基金)、Huangjin(黄金)和Zuanshi(钻石)等,都已被启用建站,且在国内都有一定知名度。

当被问及是否抢注过知名企业或品牌的域名时,小柯表示,“我也知道抢注大公司或品牌的域名很可能会赚大钱,看新闻上动辄就几百万几千万的。但这样风险太大,我怕被制裁,做下(域名)投资赚点小钱就知足了。”

对于小柯担心的抢注大品牌域名有风险一事,陈健对中新经纬说:“抢注者应当于使用域名有正当理由,抢注者并不都是违法的。注册域名时域名注册机构也不进行事先审查,抢注通常能够成功,但会受到域名的合法权利人的争议。抢注者不应存在恶意,抢注者可以注册一些正当的域名,例如mi.com、360.com,这些注册并不一定违法。”

抢注域名有风险,企业和抢注者应注意

抢注知名企业、品牌的域名是存在违法风险的。事实上,知名企业和品牌通过法律途径争取域名所有权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据新京报,著名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曾在2016年起诉一位“抢注域名专业户”王女士恶意抢注victoriassecret.com.cn和victoriassecret.cn两个域名。虽然王女士称她注册两个域名时维多利亚公司尚未进入中国市场,不为大众所熟知,但法院经审理查明,1999年至2007年间,王女士的公司曾多次与(美国)匡威公司、(美国)杜邦公司、欧莱雅公司、(美国)宝洁公司、美国沃尔玛连锁商店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发生域名纠纷,上述案件均被法院认定其公司对其以上述知名企业英文名称注册的域名不享有合法权益,具有主观恶意,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故法院认为王女士非出于善意而注册两争议域名的主观动机明显,应认定为恶意。

王女士抢注两涉案争议域名却不使用,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主观恶意明显;客观上容易使相关公众误认为该域名系维多利亚公司注册,或误认为域名对应网站中有维多利亚公司的产品销售,会给维多利亚公司的商业声誉和合法权益造成不利影响,损害维多利亚公司的竞争优势,构成不正当竞争,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最终,朝阳法院一审判决王女士停止使用两涉案争议域名,赔偿维多利亚公司经济损失5万元、维权支出5万元,确认两争议域名归维多利亚公司所有。
今年3月份,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审结了“杜蕾斯域名”案,并判决域名服务商担责。

原告LRC制品有限公司在经营中发现,durex.cn的域名归属于案外人,且该域名指向网站的内容曾与杜蕾斯的竞争对手“杰士邦”官方网站内容完全相同,严重影响了杜蕾斯品牌产品的正常业务。

法院认为,根据LRC公司在中国的经营信息显示,其商标最早于1988年申请注册,在行业内“DUREX”和“杜蕾斯”商标具有较高知名度。而涉案域名注册时间为2003年,注册人不可能对知名的DUREX不了解,故其行为显然系恶意注册涉案域名。且现有域名durex.cn的指向网站上存储了大量杜蕾斯竞争对手“杰士邦”的产品信息,因此可认为涉案域名的注册和使用中存在主观恶意。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诉中新经纬,一个电影、商品、产品或实践变红之后再去注册这个域名的就是(恶意)抢注域名,也就是说因为前面的事件影响导致后面的域名有可能变成商业化使用,这种情况是比较容易判断的。在时间差、事件的前后和对公众的理解方面,抢注域名是能够判断出来是不是恶意的。

陈健则认为,为商业目的将他人驰名商标注册为域名的;为商业目的注册、使用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域名等相同或近似的域名,故意造成与原告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原告网站的混淆,误导网络用户访问其网站或其他在线站点的;曾要约高价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该域名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注册域名后自己并不使用也未准备使用,而有意阻止权利人注册该域名的;人民法院会认定其具有恶意。

为了避免日后企业巨资买域名或者因域名纠纷上诉,朱巍建议道:“如果企业注册的时候没有查询域名,也没有回避别人暂行权利,后面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企业应该形成基本常识。像BAT这样的企业在专利申请、商标申请和域名申请这方面的案子是最多的,往往在某个产品某个服务推出之前,所有的都已经抢注完了。所以企业应该未雨绸缪,而非亡羊补牢。


分享文章:做梦没想到,一个域名就能挣几百万
浏览路径:http://csdahua.cn/article/cjocij.html
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技术咨询/运营咨询/技术建议/互联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