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巴”开到家门口餐饮企业“动起来”

创新互联建站长期为1000多家客户提供的网站建设服务,团队从业经验10年,关注不同地域、不同群体,并针对不同对象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开放共赢平台,与合作伙伴共同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生态环境。为大观企业提供专业的成都做网站、网站制作,大观网站改版等技术服务。拥有10年丰富建站经验和众多成功案例,为您定制开发。

“好久没有闻到这么熟悉的味道了,这样的餐巴,好吃又方便!”中午,福建省莆田市区和成天下小区的“90后”居民陈喜顺,特地来到国资大厦楼下的“莆田餐巴”移动篷车前购买美食。此后一个小时里,又有80多份套餐售出,随到随买、打包取走,现场不逗留,安全有序。

为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莆田市委市政府指导市餐饮烹饪协会推出“莆田餐巴”——“流动餐厅”载着多样美食进园区、社区、写字楼、机关,既丰富了群众的用餐选择,也为受疫情影响的商家开辟了新出路。

餐车动起来,创造上百个就业岗位

在莆田市区雅颂居,两辆“莆田餐巴”移动篷车停靠在小区门口,一辆车内摆放着荔枝肉、海苔等20多种菜肴,还有莆田红团、绿豆糕等特色糕点;另一辆车内则提供主食,厨师现场烹饪焖豆腐等,吸引附近居民前来选购。“非常时期,外出就餐不方便,家里又是双职工,平时没空做饭,在家门口就能吃到套餐,赞!”几名戴着口罩选购食品的居民说。

莆田市餐饮烹饪协会会长关玉标介绍,原来为筹备元宵节,协会筹资40万元购买了15辆美食移动篷车,计划布置在市区闹市。但一场疫情改变了所有计划。

怎么办?“人不动我动”。思路一开,资源就活。餐饮烹饪协会将15辆移动篷车打造成“莆田餐巴”,先后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厢万辉社区、荔城荔园小区等10多个地方布点试营业,既解决了企业复产工人、当地居民的用餐问题,又使得多家餐饮企业“动起来”,创造出餐巴服务点、中央厨房等上百个就业岗位,实现多赢。

个性化定制,试水行业转型之路

在莆田市餐饮烹饪协会的牵头下,莆田主要餐饮企业“抱团取暖”,各家中央厨房统一配送菜品到“莆田餐巴”上,线上订餐、线下自取,私人订制配送、现场体验,“小餐巴”愣是走出了“互联网+”的范儿,餐饮员工也从后厨走向社区。

“个性化定制是餐巴的特色所在。”莆田市餐饮烹饪协会秘书长郭文辉表示。务工人员要求低价实惠,那工业园区的餐巴则以套餐为主,每份15元;“上班族”更喜营养均衡,写字楼下餐巴则提供更多样的菜品和套餐;居民动手能力更强,供应半成品成为社区餐巴的主打,居民只把“烹饪”环节带回家……

“这是一种全新的业态发展方向,是行业转型的前哨战!”莆田老蒲鲜餐饮企业创始人陈伟军说。“餐饮企业化被动为主动,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减少损失、稳定客源,还为接下来传统餐饮业转型升级打下基础。”

点对点互动,新模式异军突起

两家门店,4名客服人员,10万名“粉丝”,逆势上扬的营销业绩——

近期,莆田蘑菇私房菜餐饮企业在疫情期间的“成绩单”让人眼前一亮。企业负责人黄朝琴告诉记者,“制胜法宝”就是线上线下高度一体化,点对点互动,实现无缝对接。4年多的营业历史,该企业仅有的两家门店,走的都是线上订餐、线下配送的发展模式。企业设立了多个微信号以维护“粉丝”,请了客服人员专门管理微信号,每天发送菜品资料、接受顾客下单、处理投诉等,更重要的是与顾客进行微信私聊,“点对点的互动才更暖人心”。在平时,门店网上订餐一天150单,疫情期间直接翻番,达到300多单。

“蘑菇私房菜‘新餐饮’的发展模式,就是借力互联网的典型,给莆田餐饮企业转型带来启示。”郭文辉说,“莆田餐巴”一推出就深受市民欢迎,他们下一步将组织各会员单位,在全市的各社区、园区、写字楼布置更多服务点,增设“早餐工程”,同时推出“百道名菜进社区”等活动,巩固推广线上线下结合的“新餐饮”模式。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标题:“餐巴”开到家门口餐饮企业“动起来”
分享网址:http://csdahua.cn/article/cjodeo.html
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技术咨询/运营咨询/技术建议/互联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