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开发技术指标 gis开发技术指标有哪些

gis系统设计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这主要通过书面的和实际的比较分析后得出。其实际内容主要是三项:系统功能,各项指标及用户满意程度。

创新互联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做网站、网站制作与策划设计,鹿邑网站建设哪家好?创新互联公司做网站,专注于网站建设10年,网设计领域的专业建站公司;建站业务涵盖:鹿邑等地区。鹿邑做网站价格咨询:13518219792

前两项一般在系统开发各阶段都明确定书面要求。在用户需求调查、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合同协议等文件中对功能及指标均有相应规定,在罗列及对比后,应予必须的分析。

用户的满意程度在系统评价中往往是一个争议较多的问题,只有在开发方和用户方共同实事求是,平等协商下才能取得较好的解决。

作为GIS系统的建设者的开发方应主动地担负重要的责任,明确GIS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只有在应用中才能体现价值的应用系统,用户至上是一切产品和信息系统的开发原则;而另一方面,对用户而言,又必须明确GIS是一个尚待理论和实践不断完善和补充的高技术系统,它发展很快,一劳永逸是不可能的,有限目标的应用才是现实的。

我要一些关于gis的详细资料

我说一些关于数字地球的吧

数字地球

一、 “ 数字地球 ”的提出

数字地球( Digital Earth )作为一个完整的名词,最初于 1997 年下半年出现在科技界。 1998 年 1 月 31 日,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作了题为“数字地球——认识二十一世纪我们这个星球”的讲话,率先在公开场合喊出了“数字地球”这一名词,他说:“我相信我们需要一个‘数字地球',一种关于地球的可以嵌入海量数据的、多分辨率和三维的表示。”此后,戈尔又在几次公开场合提到数字地球。事实上,美国宇航局在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了一个叫作 DIGITA EARTH 的项目,在 1 月 31 日戈尔的讲话公开以后,美国宇航局又开始着手另外一个 DIGITAL EARTH 的项目。

通俗地讲,数字地球就是用数字的手法将地球、地球上的活动及整个地球环境的时空变化装入电脑中,实现网上流通,并使之最大限度地为人类的生存、可持续发展和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服务。

严格地讲,数字地球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海量地球信息对地球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并利用它作为工具来支持和改善人类活动和生活质量。

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活动诸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使普通百姓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他们所想了解的有关地球的信息;其特点是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实现对地球的多分辨率、三维描述,也就是虚拟地球。

二、 “数字地球”的内涵

用戈尔自己的话来讲,他定义的 “ 数字地球 ” 是 “ 一种能嵌入巨量的地球空间信息、对我们的星球所做的多分辨率的三维描述 ” 。这就表述了 “ 数字地球 ” 的主要特点:一是以巨量的地球空间信息为主要对象。其中既包括空间地球信息,也包括巨量卫星图像信息;既包括公共空间信息,也包括商业化信息。这些空间信息又是多分辨率的、遍及全球的。二是以支持巨量空间图像信息与多源地球信息集成和实时网络应用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为运行环境。网络用户能够对于分布在世界任何不同节点上的多源地球信息和图像信息进行提取和网络空间集成。三是信息处理技术立足面向对象进行智能化虚拟现实计算,对地球现象进行三维描述和多媒体显示,以人类能够理解的方式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自己生存的星球,甚至为各类网络用户开辟一个认识 “ 我们这颗星球 ” 的 “ 没有围墙的实验室 ” ,同时还为解决一系列可持续发展问题服务,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因此 “ 数字地球 ” 是一个涉及范围十分广泛的社会工程,需要由政府、企业、科研和教学单位等各类网络用户共同建设。

戈尔提出建造 “ 数字地球 ” 所需的计算科学、大规模存储、卫星图像、宽带网络、互操作性和元数据等 6 项关键技术以及下世纪初的指标正是围绕以上特点提出的。从目前提出的关键技术及其下世纪初要达到的指标来看,是有其特定的技术层次的。例如建立标准化的空间数据框架,实现基于空间数据仓库、高分辨率卫星数据的空间信息网络实时传输、共享和处理技术,开发面向对象的网络在线智能化虚拟现实计算等一系列新的技术,都属于面向 21 世纪的前沿领域,也是美国 “ 数字地球 ” 计划的重点。技术研究围绕 “ 信息高速公路 ” 上巨量空间图象信息与多源地球信息的网络应用集成展开,即在多分辨率遥感(以卫星为主)图像和 NSDI 支持下,面向各类应用,在 NII 与 GII 上构造一个支持各地、各层次网络用户进行智能化地球信息虚拟现实计算、多分辨率三维描述和辅助决策的应用环境,其中的第一步是实现海量空间图像信息与地球信息的网络集成和共享。

三、“数字地球”的作用

数字地球是世界进入信息时代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对于发展全球信息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计算机上利用数字地球可以对全球变化的过程、规律、影响以及对策进行多分辨、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和各种模拟和仿真,从而提高人类应付全球变化的能力。

通过数字地球,人们可以了解到世界上任何地方最新、最全面的实施的情况,在生态环境保护、气候变化预测、地震预测、土地利用规划、精细农业、减灾、打击犯罪活动 、外交、国防及政府宏观决策等多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依托数字地球,农民可以获得其农田的长势征兆,通过 GIS 通过 GIS 作分析,制定出行动计划,然后在车载 GPS 和电子地图指引下,实施农田作业,及时预防病虫害,把杀虫剂、化肥和水用到必须用的地方。

在水利建设方面,通过数字地球可以虚拟大型水库建成后库区周围和上下游的环境变化,一方面对水库修建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对水库修建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从而制定相应对策。

在现代化战争和国防建设中,数字地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服务于战略、战术和战役的各种军事地理信息系统,并运用虚拟技术建立数字化战场,从而掌握战场主动权。

普通大众可以在数字地球上学习、购物、参观、旅游,也可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向穿越时空或空间的范围,领略风土人情、文学艺术、自然景观、植物、动物、天气等,仿佛身临其境。依托数字地球,用户只要戴上显示头盔,就可以看见地球从太空中出现,使用用户界面的开窗放大数字图像;随着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他看见了大陆,然后是乡村、城市,最后是私人住房、商店、树木和其它天然和人造景观;当他对商品感兴趣时,可以进入商店内,欣赏商场内的衣服,并可根据自己的体型,构造虚拟自己试穿衣服。

信息时代的来临,将改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未来的利益分配将无不与数字地球息息相关。在未来的利益冲突(包括军事冲突)中将很大程度依赖对数字地球的控制,数字地球上占优势的一方将在数字地球上展开外交攻势、新闻传播、心理战、政治颠覆、文化侵略、数据破坏等。

四、“数字地球”发展的背景

从美国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历史来看, “ 数字地球 ” 是美国国家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 NII 和 GII )发展的自然延伸。早在 1981 年,美国学者就提出了 NII 的概念。 1992 年克林顿竞选总统时将建设美国的 NII 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提到议事日程,计划用大约 20 年时间(至 2010 年)建设联结全美国的高速通信网络,总投资 4000 亿美元,其中政府投资 200 亿美元。 1993 年美国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发展 NII 的五项基本原则:鼓励私人投资、促进保护竞争、低价面向大众、环境灵活有序和高质服务全球。 1994 年,美国又把这些原则用到全球信息基础设施( GII )建设中去。早在 90 年代初美国有关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NII )的文献中就已经提出了 “ 数字地球 ” 的概念,但仅仅作为 NII 发展前景的一个应用领域,在当时的网络技术条件下,尚未提到议事日程。

1994 年美国通过发布总统令,开始将地球空间数据获取、处理、存储、分发以及改进应用效果所必需的各种技术、政策、标准和人力资源开发作为 “ 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NSDI )的组成部分纳入 NII ,并建立了支撑 NSDI 运行的网络系统 —— 国家地球空间数据交换网络 ( 简称 NGDC) 。空间数据交换中心设在美国内政部地质调查所( USGS ),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 FGDC) 将 NGDC 作为协调地球空间信息标准化和网络共享的依托。这个网络系统通过空间元数据技术把全球空间数据的生产者、管理者和用户连接在一起,初步形成了一个分布式的网络系统,并通过国家协调加速地球数据的标准化和网络应用集成与共享。 NGDC 在加强美国以至世界范围地理信息数据的交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上已经成为 Internet 上联系整个地球空间数据(目前以美国为主)的一个检索网络,任何能够通过 Internet 提供地学空间检索数据 ( 不是元数据 ) 的机构都可成为其成员。但鉴于 90 年代初美国的网络技术条件, NSDI 涉及的数据主要是地球空间数据( Geospatial ),美国已经积累和正在产生的大量来自航天、航空遥感( RS )和全球定位( GPS )等空间数据及其网络应用和集成并未提到议事日程。

90 年代后期, NII 取得了显著发展,成为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通过将 Internet 民用化,美国逐步统一网络地址和传输协议标准,制订促进数据共享和网络应用的政策(数据政策、技术政策和经济政策),加速了 NII 技术和应用的发展,也为海量空间数据的网络应用集成提供了条件。其重要标志是迅速遍布全球和每秒 10G 带宽的第二代 Internet 的成功实施。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全球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迅速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地球数据的数字化以及空间数据的积累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相当多的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大批基础地理数据库,并形成了定期更新和发布的制度。如美国地质调查所下属的国家测绘部已经完成了覆盖全美的 1 ∶ 200 万全要素地形数据库、 1 ∶ 10 万地形数据库、 1 ∶ 25 万土地利用数据库,正在建立全国 1 ∶ 2.4 万地形数据库和 1 ∶ 2 万正射影像数据库,并无偿提供全社会共享。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仍然保持着空间技术和数据市场的领先和垄断地位。 “ 数字地球 ” 正是在上述背景之下提出的。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由 NII 或 GII 扩充到 NSDI 再到 DE ,代表了美国 NII 或 GII 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 NII ( GII )中所支持的信息类型和范围不断扩大,信息处理功能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即 “ 信息高速公路 ” 上的 “ 货 ” 扩大到地球空间数据,并向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的海量信息延伸;处理技术扩展到地球空间信息和多媒体信息高速传输,再向多源空间地球信息与海量空间信息的网络集成和实时(在线互操作)传输、智能化处理(虚拟现实)和三维显示的方向发展。而目前在论及 “ 数字地球 ” 中经常提到的常规基础地理数据生产和管理在美国属于 NSDI 的范畴;对于卫星图像强调的是应用,特别是现有空间信息的应用。戈尔关于 “ 数字地球 ” 的讲话中对于新的航天器和传感器的关键技术甚至未作描述,进一步完善 “ 遥感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建设 ” 的任务在美国始终放在航天领域去完成。由此可见,美国 “ 数字地球 ” 的提出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和技术背景,是美国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及其应用发展到相应阶段的产物。从空间技术来看, “ 数字地球 ” 是建立在美国卫星、航空和地面台站获取的全球性对地观测数据极大丰富的基础上。从信息技术和 “ 信息高速公路 ” 建设及应用的角度来看,可以认为 “ 数字地球 ” 是在基本解决了 Internet 网络传输与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问题之后,在网络带宽、大容量数据存储和管理、多媒体信息网络传输处理和融合、广域网络环境下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联机运行等关键技术开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 Internet2 开始运行的背景之下,提出的更高技术层次、以驱动现有空间信息资源(特别是卫星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重点的新一轮 NII 与 GII 发展计划。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 “ 数字地球 ” 的实施标志着 90 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与地球科学技术在更高技术层次上加速融合,并推向应用的新开端。

五、 我国发展“数字地球”的 对策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信息化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基础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需要结合本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应对 “ 数字地球 ” 的挑战。以下就关键技术开发和创新、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地球信息产业发展三个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1. 加强我国 “ 数字地球 ” 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创新

计算科学、大规模存储、卫星图像、宽带网络、互操作性和元数据等六个方面的关键技术开发是美国创建 “ 数字地球 ” 的重点。一方面,这些关键技术对于任何国家建设和应用 “ 数字地球 ” 都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正如戈尔所言 “ 大多数构造 ‘ 数字地球 ' 需要的技术和能力已经成熟或正在开发 ” 。另一方面,从美国所提出的下世纪初要达到的技术指标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大力加强与 “ 数字地球 ” 有关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创新已刻不容缓。

在 “ 数字地球 ” 关键技术之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 1 米分辨率的卫星图像商业化,此举意味着将高分辨率的卫星数据开始广泛用于支持全球范围的空间信息分析处理,包括强大的信息系统和网络支持下的实时分析处理。这不但对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意味着巨大的商机和潜在的经济社会效益,而且与我国相应的产业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在关键技术的开发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需要采取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途径。引进成熟技术加速我国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根据我国国情国力、应用需求和国家安全的需要,重点部署 “ 数字地球 ” 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创新,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目前迫切需要在关系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的两个领域有所突破,即加速建立我国自主、稳定、功能强大的卫星对地观测系统和空间信息传输主干网络,摆脱过分依赖国外卫星数据源、网络传输和管理技术的局面,同时也为增强我国地球空间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实力创造必要的条件。在日益严峻的挑战面前,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国家的统筹规划和部门之间的合作,部门之间信息封锁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应当尽快结束。其中包括加速我国遥感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建立自己的遥感卫星系列和独立稳定的对地观测空间信息源;建立健全空间地理信息采集、处理、分发和应用的技术体系、基础设施和数字产品的市场环境,满足各类应用对空间信息源的需求,特别是满足国土资源环境动态观测和分析的需要。我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需要建立自主的对地观测卫星系列,也应该为人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 “ 数字地球 ” 关键技术的开发应与 NSII 的建设、发展和应用相结合,在开发中创新,培养人才,培育市场,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和信息产业发展。

2. 加速我国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

在当前国际经济和技术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的环境之下, “ 数字地球 ” 同时也为我国高效、低成本发展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NSII )提供了机遇。鉴于 “ 数字地球 ” 事实上是以全球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为主导的计划,与我国的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应用(市场)基本上是一致的。 “ 数字地球 ” 在中国实际上相当于我国的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应用。

“ 数字地球 ” 的 6 项关键技术也属于我国 NSII 建设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在技术方面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但在应用方面则存在更大的潜力。特别是 1 米分辨率卫星商业化和包括陆地卫星在内的商用卫星数据的大幅度降价,都为我国的卫星数据用户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一方面要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由此对于我国相应技术产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出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又要抓住机遇利用分辨率更高、更廉价的空间数据,增强各领域的应用效益、人才培养和市场培育。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需要在 “ 数字地球 ” 的六个关键技术领域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另一方面必须加速我国基础地理数据的生产和应用系统建设,促进我国空间信息产业发展壮大。这就有利于引导和带动我国不同技术层次(成熟技术应用和前沿技术创新和转化)的空间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合乎我国目前行业、地区、企业之间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水平和经济实力差距大、发展不平衡的社会经济背景。发展我国的 “ 数字地球 ” ,主要途径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盘活信息资源,驱动应用发展。充分发挥我国现有的信息资源潜力,利用发达国家开放高分辨率卫星数据的机会,加速多源信息的整合,推进 “ 数字地球 ” 应用系统建设,提高现有空间数据的开发利用水平,取得更好的应用效益。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我国有更多的优势和主动权。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有可能利用分辨率更高、更加丰富和更加廉价的空间地理信息。另一方面,我国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建国以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地学调查,积累了数量大、系统性强、规范化程度高的地球空间信息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调查的地球信息不但十分丰富,而且比较系统、全面。但这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很低,数字化、网络化共享和深加工的潜力巨大。特别是在提高我国国土调查、城市管理和远程教育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和效益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前景。

二是关键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发展。通过 NSII 建设实践积累必要的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开展 “ 数字地球 ” 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促进 NSII 的技术更新和持续发展,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运行与管理体系,形成我国自主的航天对地观测体系,增强我国空间信息技术和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实力,保障国家安全。

三是带动高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通过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和带动我国空间信息系统软件产业、空间信息服务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并为其应用开辟市场,创造必要的技术经济支撑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 “ 数字地球 ” 的公益性和基础性部分与我国正在研究开发的 “ 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 ( NSII )可以相对应,而其中的市场化应用部分与我国地理信息资源的应用及其相关行业的信息化、网络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密切相关。中国同样具有创建 “ 数字地球 ” 的需求和条件。

3. 大力培植我国空间信息产业发展

我国具有丰富的地球信息资源和广阔的空间信息应用领域。 80 年代以来我国陆续积累了大量空间数据,开发建设了为数甚多的基于空间信息的应用系统,其中一些技术已经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但仍有大批空间数据(包括航天、航空遥感数据)及其研究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为应用,没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内 70 %以上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市场被国外软件占领,空间信息产业十分弱小。针对以上问题, “ 九五 ” 以来,我国已将 GIS 、 RS 和 GPS 的产业化、集成化和实用化列为 “ 重中之重 ” 的研究课题,组织开展了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NSII )关键技术及其雏形 —— 国家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信息系统( NREDIS )的开发,并通过这些项目促进空间信息共享和相应地球空间信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综上所述,面对 “ 数字地球 ” 的挑战,有必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国家的宏观组织协调,设立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NSII )的重点开发专项,将各有关方面的研究和开发统一组织和集成在 NSII 开发与应用框架之中,促进我国空间信息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和规范化网络共享,在全球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六、“数字地球”及其与现代测绘的关系

“数字地球”是美国副总统戈尔 1998 年 1 月在一次演讲中提出的概念;是一种能输入大量的地理信息,并对其进行多种分辨率处理的动态描述系统。它是随着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即通常所说的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而形成的。“数字地球”是以信息基础设施和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为依托的一个广泛的概念。其技术基础包括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大规模数据存储技术、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及数字通讯技术等。

形成和发展“数字地球”必须首先发展国家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国家的空间数据基础。后者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地球空间数据框架,空间数据协调、管理与分发,空间数据交换标准以及空间数据交换网站等。这些工作和设施都与现代测绘工作直接有关。特别是国家空间数据框架,包括大地控制、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交通、水系、行政境界、公共地籍等空间基础数据,它们的获取、处理和管理工作都是测绘工作的业务范围,也是当代测绘事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已建成的国家 l : 100 万和 1 : 25 万数字化地图数据库是国家法定的空间数据框架。但这两个数据框架的比例尺还不够大,还急需国家和省市两级建立以航天和航空遥感影像为基础的国家级 1 : 5 万和省级 1 : 1 万数字空间数据库,从而可获得直径 1 米分辨率的我国地面图像。这些都是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和先行,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我国的“数字地球”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框架基础上加载我国经济、社会和人文等各行各业中一切与地理位置有关的空间信息,并由此建成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将为解决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灾害等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有关国土资源的规划保护利用、工农业发展等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生态平衡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实际问题作出极其重要的贡献。由此,在全球发展和形成的“数字地球”将为全球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信息系统性能评价包含哪些指标

(1)一般系统的性能指标:它主要指GIS稳定性和平均无故障时间; GIS联机响应时间; 处理速度和吞吐量; GIS的利用率; 系统的操作灵活性、方便性、容错性; 安全性和保密性; 加工数据的准确性; 系统的可扩充性; 系统的可维护性等。

(2) 专业性能指标:主要指数据的包容性、空间分析的准确性及区域性、可视化的功能及性能等三个方面。

(3)经济效益指标:地理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成本费用,指系统在开发、运行和维护时产生的各项费用支出;第二部分是系统效益,指系统投入运行后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扩展资料:

综合评价:

1、直接评价输出的结果,而不是转换活动本身,因为输出的结果是既定过程的结果,具有相对稳定性,而转换活动过程存在着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特别是人的活动更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要达到同样的目的,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所以,对输出进行评价提高了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输出结果,受系统环境和系统内部状态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起决定作用的是系统内部状态,即决定于系统内部对输入的转换能力和水平,并最终决定于结构的优化程度。这样,通过对输出的评价,也间接评价了转换工作的各种具体活动,达到评价工作的目的。

2、评价是按照系统整体性原理来评价系统的输出,而不是仅仅评价工作成果的某个方面或某些部分。根据系统优化原理,最优个体的总和不等于系统的最优,最优化的结果是建立好各要素的最佳结合,并大于部分的代数和,这就要求全面的综合评价过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系统评价指标

百度百科-系统评价理论

GIS 技术

GIS技术可以为多种来源的空间信息数据采集提供地学知识与处理。空间数据是指描述“空间实体”的空间位置特征与专题属性的数据,通常包括不同来源和形式的遥感数据、地形图数据、专题图数据、野外采样数据、统计调查数据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是在掌握全自治区农用地数量与分布的基础上,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技术,对农用地的质量进行全面、科学、综合的评价,为提高农用地管理提供依据。工作中主要利用MapGIS软件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数据库管理功能和空间分析功能,科学量化农用地数量、质量和分布,形成数字化的各类农用地分等工作底图,对全自治区农用地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提高了分等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采用的信息系统是以MapGIS软件为基础平台,结合Excel电子表格和Access数据库等软件,根据该自治区农用地分等的技术路线,对MapGIS软件进行局部的二级开发,保证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的结构完整和功能齐全,建库方便、快捷。

(一)资料整理与图件准备

将资料整理录入计算机,对资料数据进行综合核实,剔除不符合实际的特殊的极值,为入库做好准备。图件的准备工作包括工作底图的准备和其他专业要素图件的准备。图件比例尺要满足农用地分等精度要求,图上内容要素齐全、图面清晰,满足扫描矢量化要求。

(二)工作底图的入库(数字化)

具体工作过程中,采用各县(市、区)1∶5万~1∶10万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工作底图,用扫描仪将工作底图资料进行灰度扫描,以栅格形式存贮于图像文件中(例如TIFF格式),在MapGIS软件编辑功能下,经过图像黑白转换,进行矢量化,转换成矢量数据,把点、线分层存入,成为线文件或点文件,再进行点、线、面的编辑,然后把编辑好的图形文件进行光栅处理,输出图件校对。其中,图形编辑包括对点、线、面3种图元的空间数据和图形属性进行编辑。首先,对已经矢量化好的图形文件(线文件或点文件)进行参数设置(即分层设置、线形设置、符号设置、区颜色设置),编辑点、线属性结构;然后,对图形数据进行自动拓扑处理,经过建立拓扑关系的图形,每个区域赋予属性并自动控制为区域填色。根据图件的用途,可以更改区域参数及属性。

(三)分等单元图的编制

根据分等评价单元的基本要求和单元划分时应遵循的原则,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内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复杂、土壤类型异常明显,呈垂直分带性、农用地分布零碎等特点,采用叠置法将同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工作底图)与地形图、土壤图叠加,手工划分分等评价单元,并按行政区划编号。

在已经编制好的各县(市、区)分等评价单元图上,进行农用地分等单元图数字化,即将划分好的分等评价单元的手工图作为作者原图,在已经数字化的同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图上,采用MapGIS在图上进行点图元编辑。然后,在图形编辑菜单中打开区属性编辑栏,根据单元编号所在的区域(即面域),输入单元编号,编辑单元区属性(即分等单元属性编辑),使单元编号成为图、表链接的关键字段,完成分等单元图件数字化。

(四)编制单元因素分值

以手工划分的分等评价单元图为工作底图,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所确定的分等因素图逐一套合分等评价单元,读出该评价单元所应有的因素分值,即计算单元因素分值,对照“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关系表,将分等因素分值转换成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再把各分等评价单元的自然质量分录入计算机,编制分等单元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值表。

(五)分等评价单元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入库

将分等评价单元自然质量分值表以Excel格式录入计算机,成为电子表格文件,即分等评价单元的自然属性入库。分等评价单元的经济属性指单元的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是将有关资料在电子表格上按指标区进行汇总计算得出,根据规程要求划分土地利用等值区和土地经济等值区,将各分等评价单元所处的土地利用等值区的值与土地经济等值区的值读出并录入分等评价单元自然属性表,再在计算机上对电子表格进行分析,计算出各类等指数,完成分等评价单元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入库,把Excel电子表转到数据库存为DBASE格式文件。

(六)建立农用地分等数据库

将编辑好的分等单元图形属性的数据文件与数据库中的分等单元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质量分值电子表(DBASE格式)数据文件,根据关键属性字段(分等单元编号)挂接,即把已经存在的图形属性信息和空间数据库中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信息用关键字段链接起来,使图、表合一,成为统一的空间数据库。这样建立起来的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可以把图形属性数据和空间属性数据库的采集并行,便于图、表的修改,即对表格进行修改,就能使图形自动完成更改,提高成图的工作效率和精度。在计算机系统软件属性管理菜单中,根据属性赋参数栏,对各种农用地分等因素值、分等指数参数值规定一定范围域,给范围域设置颜色参数,完成颜色参数设置后,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自动给数据图形的值域赋予颜色,进行农用地的各种因素图件和等别图件的制作,并根据系统内的条件生成点文件,把区域属性转换成等别号,图形上注解等级信息,由此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数据库的建立。

(七)农用地等别面积的汇总统计

根据等别图图形属性数据文件,在MapGIS软件实用服务功能上,打开投影变换菜单,点击工具栏,在属性生成文件文本目录下,打开图元文件,由图形属性库(各单元图形属性)生成文件,存为TXT格式的报表文件,再由TXT文件转为Excel电子表格,进行分等面积汇总。由图形属性文件转换成的Excel电子表格文件,保留了农用地各单元的属性,例如,乡(镇)、村、地类号、单元号、等别、面积等。在此基础上分村汇总等别面积,并结合各县(市、区)土地利用现状变更台账数据,进行单元面积平差。经过平差的农用地单元面积,分村、乡(镇)、县(市、区)、全自治区4级,在计算机上进行等别面积汇总统计。


当前题目:gis开发技术指标 gis开发技术指标有哪些
网站地址:http://csdahua.cn/article/dopcojo.html
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技术咨询/运营咨询/技术建议/互联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