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开发大赛提交作品,鸿蒙开发比赛

华为鸿蒙系统承受不起失败的代价,但谷歌可能起了杀心,怎么破?

时至今日,在全球范围内,手机、平板和电脑,基本是被苹果OS、谷歌Android和微软Windows三大操作系统主导。继PC互联网和手机移动互联网之后,万物互联或许是国产操作系统最后一次可以努力抓住的机会。

成都创新互联长期为近1000家客户提供的网站建设服务,团队从业经验10年,关注不同地域、不同群体,并针对不同对象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开放共赢平台,与合作伙伴共同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生态环境。为港南企业提供专业的网站设计制作、成都做网站港南网站改版等技术服务。拥有十余年丰富建站经验和众多成功案例,为您定制开发。

1,正所谓“众人拾材火焰高”,华为鸿蒙系统更加需要广大开发者来共同推动,开发者的作用不可替代

在2021年5月24日于深圳举行的首届Harmony OS开发者创新大赛颁奖典礼上,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说:“我相信鸿蒙操作系统在未来移动互联网产业中将会带来非常大的商业机会和创新机会。”

此次大赛历时5个月,有超过3000支队伍的10000多名选手参赛,25000多位开发者参与了大赛学习,最终23支参赛队伍斩获奖项,推出了诸多了有创新、有创意、有价值的优秀作品。王成录在颁奖典礼演讲上称,创新大赛的阶段性成果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新时代的萌芽,广大开发者的创意与激情让大家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你们就是改变世界的种子”。

王成录指出,鸿蒙操作系统带给大家的不是简单的小创新。 2016年5月,华为正式立项做这个操作系统,当时的目标非常清晰:绝不会再做一个安卓或者再做一个iOS。未来一定不仅仅是智能手机会小型化、智能化,大家身边的智能化设备会越来越多,华为做这个系统一定是面向未来的万物互联。华为希望用一套系统能够解决大大小小所有硬件设备装载系统的问题,不再让不同的硬件搭载不同的操作系统,就如同人和人之间讲不同语言一样,非常难以沟通。如果所有智能硬件搭载同一套操作系统,就具备了让所有智能硬件实现便捷沟通的基础。

他进一步介绍说,华为希望能用这样的系统将硬件之间,不仅仅是简单的连接,而是希望在系统的眼睛里,在系统的视角里,所有连接在一起的设备是一台设备。“我们还希望将来信息开发的方面不再受限于今天的APP。APP这种形式的信息开发和分发,以及使用方式,只适合智能手机。我们把智能手机上的APP想搬到Pad上都有挑战。”他说。

他还提到,大家都用过智能音箱,在座的各位可能拥有不止一台智能音箱,但大家都会不知不觉不用它了,原因是智能音箱能够给大家提供的服务太少了。基于这个考虑,华为当时设计了鸿蒙操作系统,希望这个操作系统能够用一套系统解决未来所有的智能硬件搭载同一个系统的问题。

这个系统的特征是什么?他自己抛出了这个问题,他希望自己的回顾能帮助各位开发者更好地理解Harmony OS系统,理解得更透彻。他相信各位开发者会做出更多今天无法想象到的创新。

鸿蒙操作系统设计之初,是全栈模块化的设计,不论是纵向的,还是横向的,完全进行解耦。一个软件的核心是架构,而架构的核心是应对变化的能力。这一点特别重要。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架构,这个软件是无法快速地应对变化,也无法实现长远发展。

架构到底是什么?它就是业务逻辑的技术表达方式。换言之,就是一个系统的业务从启动上链到应用的使用调用,到底这个逻辑过程是什么样的,围绕这个逻辑过程来分架构,这个架构才是可持续的。“我非常有信心能够全架构解耦做的就是鸿蒙一个。”王成录说。

有了这个能力以后,当前华为的智能手表,华为的大屏,从低端机到旗舰机,所有软件配置可以在一条产线上,不需要人工配置,根据硬件能力就可以自动加载相应模块,就把这个设备生产出来了。“我相信这对所有智能硬件生产厂家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否则它们要做无休止的定制,门槛是非常高的。”

王成录认为,今天所有的连接都是浅连接,仅仅只能握个手。一个程序的运营是需要数据的,需要计算能力、IO能力。今天所有的连接都只是下一个简单的指令。鸿蒙操作系统不但能够进行简单的连接,还能够做到数据的一体、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计算,让所有连接在一起的设备像一台设备一样。

王成录还指出,中国的制造业,例如家电行业、办公设备行业,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同质化严重。大家买了一台空调,其实,几乎所有人的空调都是一样的;大家买了一个家电系统,也几乎都是一样的。而鸿蒙操作系统有可能让这些硬件厂家能够真正生产出来个性化的,满足每一位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我相信,这对中国所有基础制造业来讲,是非常巨大的、转型升级的机会。”他说。

在颁奖典礼现场,多位大赛优秀作品的开发者代表分享了他们基于Harmony OS,实现奇思妙想的创新体验:比如,智能农场是一款智能养殖设备解决方案。它通过使用鸿蒙操作系统的分布式技术实现了多设备(传感器、智慧屏等)的互联互通、自动控制,打造了全场景多设备协同智能养殖体验。又比如,分镜头APP通过鸿蒙系统的分布式技术,实现了用一部手机控制组网内多个相机进行拍照、录像,并提供分布式相册、分布式图片美化等功能,为用户提供创新的拍摄体验。再比如,Labo涂鸦鸿蒙亲子版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分布式能力,实现了孩子与家人或朋友在不同终端上进行协同绘画、你画一笔我画一笔、你画一部分我画一部分、绘画比赛、一起画五种模式,不仅实现了亲子互动功能还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艺术创作。

开发人才的储备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鼓励高校在校生积极参与到Harmony OS开发生态中,华为在此次颁奖典礼上还正式宣布启动Harmony OS高校人才培育计划,计划推动超过15款Harmony OS课程走入高校,打造华东、华北、西南等7大片区鸿蒙高校创新训练营,并通过每年3场Harmoy OS相关的开发者大赛来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培养更多Harmony OS全栈开发后备力量,为万物互联时代打下基础。

2,华为鸿蒙系统对整个 科技 产业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而不只是对华为一家有好处

截至目前,苹果的市值2.1万亿美元,微软的市值将近1.9万亿美元,谷歌的市值也达到了1.6万亿美元。美国这三大 科技 巨头有着一个共同点——各自拥有操作系统。iPhone手机操作系统iOS,iPad平板操作系统iPadOS和Mac电脑操作系统MacOS,由苹果自行开发设计;谷歌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被三星、小米、OPPO、vivo、荣耀等移动终端设备厂商采用;微软桌面操作系统Windows则由联想、惠普、戴尔。宏碁、华硕等PC厂商采用。 在全世界范围内,手机、平板、电脑这三大类终端电子设备所用的操作系统主要是由苹果、谷歌和微软提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美国这三大 科技 巨头扼住了全球数字经济的命脉。

如果说,在PC个人电脑时代和智能手机时代,国产操作系统尚没有能力抓住时机做大成气候;那么在万物互联时代,国产操作系统没有理由、也不应该再一次错过了时机。美国极尽所能对华为进行封杀,其中包括,美国不让谷歌授权华为GMS,逼迫三星、台积电等芯片制造商不给华为代工芯片…… 而华为大力推广鸿蒙系统,当然也就没什么可顾虑的了,反正都这样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华为最想做成的,无疑就是让鸿蒙系统能够像今天的苹果OS、谷歌Android、微软Windows一样,成为全球主流操作系统之一。

站在华为的角度来看,鸿蒙系统有着三方面的意义——是华为跻身全球生态巨头的入场券,也是华为手机+物联网的非硬件延续,还是华为智能电动 汽车 的战略支点。美国能够对华为进行封杀,说到底还是因为在核心技术层面受制于人。而华为直接推出鸿蒙系统,意在成为数字经济的基础(操作系统),是华为整个商业运行一次重大突破。

最近两年,美国对华为的封杀层层加码。美国第一轮是封锁芯片成品供应链,华为被逼无奈,转而由旗下的海思半导体开发芯片以达到全面替代。但美国并不愿意就此罢休,于是第二轮封杀芯片制造代工供应链,华为只得从台积电等供应链向外转移。美国还是不甘心,第三轮封杀,算是彻底堵死华为的芯片来源。于是,留给华为的唯一出路,只能是超越硬件制造的另外一个阶段,类似于微软Windows和谷歌Android,通过鸿蒙操作系统,华为的技术将可以无处不在,也就是所谓的“HUAWEI INSIDE”。 而手机鸿蒙系统的意义,是倒逼华为改变过去主要靠卖硬件挣钱的商业模式,从而摆脱芯片封锁给自身业务带来的风险,通过鸿蒙操作系统来实现业务的延续。

根据最新一份华为内部备忘录显示,华为后续业务将更加注重发力软件业务。创办人任正非在备忘录中说,华为正专注于软件开发,因为在软件领域,华为未来从根本上来看“不受美国控制,将有更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该备忘录中说,由于华为很难在短期内生产出先进的硬件,所以应该专注于建立软件生态系统,例如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 OS,人工智能计算框架Mindspore,以及其他IT产品。同时,备忘录还显示,华为要面向市场推动软件产品,将取决于找到正确的商业模式。华为应该采取开源的方式,呼吁员工通过开源社区“吸取营养”。

毫无疑问,智能电动车产业,已经是华为重大战略方向之一。而鸿蒙系统,则是华为智能电动 汽车 的战略支点。华为自动驾驶包括三大计算平台+三大操作系统:智能座舱计算平台,对应于智能座舱操作系统,也就是鸿蒙操作系;统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对应于智能驾驶操作系统,智能车控计算平台,对应于智能车控操作系统。无人驾驶电动 汽车 是一个软硬件异构系统,所以未来的电车tier1一定会由智能座舱、无人驾驶、执行控制三大系统(芯片+操作系统)组成。

3,谷歌Fuchsia OS操作系统进度突然有所加快,可能对华为鸿蒙系统起了杀心

谷歌下一代操作系统Fuchsia OS自2016年首次曝光以来,过去五年里一直显得很神秘。谷歌Fuchsia OS基于全新Zircon微内核而非Linux开发,可以在智能手机、PC电脑及其他智能设备上运行,在本质上与华为鸿蒙操作系统有着相似的定位。

果不其然的是,当华为加速力推鸿蒙操作系统时,谷歌并非是在冷眼旁观,而是同样在行动。特别是最近几个月来,谷歌一反常态,不仅高调开源了Fuchsia OS,呼吁开发者们参与其中,内部测试阶段也相继完成,更是在源码中陆续创建分支。作为对比,在2020年末开放Fuchsia OS源代码时,谷歌回应称,Fuchsia 尚未做好充足的准备,呼吁开发者们不要尝试将 Fuchsia作为主要操作系统运行。

此外,在华为刚一宣布将于6月2日正式推出鸿蒙系统Harmony OS,谷歌紧接着也确认正式推出Fuchsia OS:即日起,第一代Nest Hub(一种智能显示屏,第一代于2018年首次推出)的用户将接收系统更新提醒,升级后,系统将从之前基于Linux的Cast OS迁移为Fuchsia OS。谷歌表示,Nest Hub系统升级为Fuchsia OS后,并不会改变或新增任何功能,界面体验也不会发生变化,唯一区别就是背后搭载的系统由基于Linux的Cast OS转变为基于Zircon微内核的Fuchsia OS。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变更操作系统这样的大事,目前谷歌的态度依然显得较为谨慎。

从谷歌将Fuchsia OS导入智能显示屏Nest Hub的举动,就可以推断得出,谷歌Fuchsia OS跟华为鸿蒙系统是竞争关系——两大操作系统都聚焦万物互联,定位不止是物联网操作系统,还要将智能手机、PC电脑等设备囊括其中。

结语: 鸿蒙系统不只是华为的鸿蒙系统,而应该更是“大家”的鸿蒙系统。 华为鸿蒙系统最终的成与败,实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 游戏 。正如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智慧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杨海松直言:“对于一个生态来讲,特别是操作系统这类的底层平台,软件使用量、市场占有率是它能否活下来、能否成功的最核心的因素,16%市占率是一个生死线。”杨海松还称,操作系统开发出来只是九牛一毛,完成度仅有1%,剩下99%是多少产业伙伴愿意采用你的平台。“华为需要1~2年走完别人5~7年的路,完成生态快速起量。” 历史 已经多次证明,如果一个操作系统在初期都没有太大起色,之后再翻盘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鸿蒙系统能不能尽快迈过“16%市占率”的生死线,更关键还是要靠“大家”来推动,而非只靠华为自己。

(我为 科技 狂整理,部分内容参考自CSDN、半导体风向标)

鸿蒙是什么?大多数人可能都理解错了

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 OS),从2019年第一次开天辟地出现在世人面前,到如今已接近2年。但是到现在,大多数人仍然难以说清楚“鸿蒙”究竟是什么。

6月2日晚,华为举办发布会,正式发布新一代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 2以及多款搭载该系统的产品,并宣布“百”款手机设备将陆续启动鸿蒙操作系统升级。也就是说,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手机已经变成面向市场的正式产品。

自从鸿蒙诞生以来,“国产”、“第三大操作系统”都是贴在它身上的标签,那么,搭载在手机上的鸿蒙操作系统是什么样的?和安卓、iOS相比,它有什么特点?其他手机厂商是否会支持搭载?

搭载鸿蒙系统的手机来了:

从万能卡片到畅联流转,新功能登场

在这场发布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和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等先后亮相。

王成录用一句话概括了鸿蒙操作系统(以下简称“鸿蒙”)给当前的手机系统带来的变化:

“在智能手机的时代,让消费者有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组装软件(指APP)。那么,鸿蒙相对于今天的操作系统,又有一个飞跃,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组装不同的硬件。”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智能手机在搭载了鸿蒙以后,消费者能明显感觉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功能上,即畅联流转、多机位模式和万能卡片。

要解释清楚这三个功能,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鸿蒙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推出的。

截图自发布会

对于鸿蒙,华为给出的官方定义是“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大概意思是: 鸿蒙可以通过分布式技术,把物理上相互分离的多个设备,融合成一个“超级终端”。

比如说,现在很多人家里都有智能家居设备,通过特定的APP和系统,我们可以控制电灯的亮灭、窗帘的开合;但是,由于不同的生产商往往没有互联互通,用户可能需要使用多个APP甚至是多种操作系统。

而鸿蒙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困局,就像王成录说的那样,“鸿蒙系统是不同设备的统一语言。”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搭载鸿蒙的手机有些什么新功能:

大多数人没看懂的鸿蒙:

和安卓、iOS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在对鸿蒙操作系统(以下简称“鸿蒙”)进行解读时,难免会和安卓、iOS这两个操作系统上的巨头进行比较。

据StatCounter数据显示,在2020年4月至今年4月,移动端操作系统市场份额上,谷歌安卓系统占比达72.2%,苹果iOS系统占比为26.99%,其他均不足1%。

安卓和iOS几乎垄断了全球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鸿蒙要如何突围?

“华为绝不会再做一个安卓或者再做一个iOS,如果再做一个一样的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是没有价值的。”王成录称。

和安卓、iOS相比,鸿蒙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不仅是一个手机操作系统,更是一个面向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手机、电视、平板、 汽车 等终端只要搭载鸿蒙系统,软件在不同平台之间都可以适配,不再需要单独开发。

通信专家项立刚在接受红星资本局采访时,把鸿蒙称为 “下一代操作系统” 。

“我们以前的操作系统——电脑用的是电脑操作系统,手机用的是手机的; 那到了现在,我们希望能把电脑、手机甚至是 汽车 的操作系统都打通,传统的系统架构做不到,必须有新的架构。” 项立刚对红星资本局说。

图据微博@华为终端公司

按照目前的发布情况来看,鸿蒙更像是锚定物联网时代推出的系统。

据经济参考报援引GSMA数据,预测在2025年全球物联网的设备联网数量将达到252亿。在预测期内,市场规模将几乎是原来的四倍。

鸿蒙作为第一个基于物联网时代的操作系统,可以说占据了“天时”和“地利”。至于“人和”,则需要华为努力为鸿蒙搭建起一条完整的产业生态链。

3亿和16%的生死线:

操作系统的生态链要如何搭建起来?

“做一个操作系统,技术上不难,生态才是核心。生态涉及的广度、深度和复杂度远远超过所有的单个技术。”王成录曾说。

项立刚也告诉红星资本局,目前对鸿蒙来说,最大的难题在于生态链。“鸿蒙需要更多的应用来支持,让用户可以在其中使用不同的应用,而且体验感不受影响。”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华为的生态链搭建主要有两个方向,南向和北向。其中,南向是指设备制造厂家,比如九阳、美的等家电品牌;而北向指的是应用开发者。

据媒体报道,在今年3月,安卓有约2000万开发者,iOS有约2400万开发者,而鸿蒙的开发者则在数百万级。 不过,有提前体验了鸿蒙的用户告诉红星资本局,部分安卓APP可以兼容鸿蒙,目前使用正常。

图据华为年报

那要把生态链发展到什么程度,鸿蒙才算是存活了下来?

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智慧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杨海松给出了一个数字——16%。

“对于操作系统这类底层平台而言,软件使用量、市场占有率是它能否活下来、能否成功的核心因素,而16%的市占率则是一个生死线。”杨海松说 。

为了迈过这16%市占率的生死线, 华为在2021年需要完成的目标是:搭载鸿蒙的设备数量需达到3亿。 其中,自有设备占2亿,生态合作伙伴的设备数量为1亿。

据余承东此前透露,目前华为已售出超过10亿台全场景智慧连接设备,其中在网手机超过7亿台,大约90%的华为存量和在售手机都可以升级为鸿蒙系统。

10亿台中约有7亿台是手机,也就是说,鸿蒙的绝大部分希望仍是寄托于手机产品上的。

用户们会愿意将现有的系统升级为尚未成熟的鸿蒙吗?

其他手机品牌会搭载吗?

连荣耀似乎也不愿轻易“冒险”

红星资本局发现, 目前,国内主流的手机厂商均没有明确表示生产的手机会搭载鸿蒙。就连刚从华为分出去的“亲儿子”荣耀,似乎也不敢轻易“冒险”。

“荣耀已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手机品牌,会根据行业发展适当的时候选择不同的操作系统。”荣耀的CEO赵明称, 当下安卓依然是荣耀首选,但未来不排除使用鸿蒙。

值得一提的是,在华为过去的出货量中,荣耀品牌下的手机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红星资本局发现,有数据统计称,中国手机用户换机周期为2年。

据华为2019年年报,当年的智能手机发货量超过2.4亿台(包括荣耀);另据IDC数据,在2020年,华为全年的出货量为1.89亿台(包括荣耀)。

也就是说,正在被用户们使用的华为手机大约有4.29亿台,每两位华为手机用户中,至少要有一位升级为鸿蒙系统,华为设立的2亿自有设备搭载鸿蒙的目标才有可能达到。

现在,就连荣耀也没有立刻搭载鸿蒙,华为距离16%的生死线似乎又远了一点。

除了荣耀外,也有其他手机厂商——魅族站出来力挺鸿蒙,但是,魅族用来搭载鸿蒙的并非是手机产品,而是智能家居业务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方面是,这些手机厂商和安卓本身合作得很不错;另一方面,这些手机厂商可能更多地把华为当做竞争对手看待。 ”项立刚对红星资本局称,如果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都使用搭载国产操作系统的手机,部分手机厂商不愿意放弃这个市场,可能会搭载鸿蒙。

如果华为既生产手机、又推鸿蒙系统,对于其他手机厂商来说,这像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恐怕难以在手机端收获支持。

华为“ 1+8+N ”“ 农村包围城市” :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般来说,系统主要分为两种运营模式:一种是苹果的模式,软硬件都抓,不开放给第三方;另一种是安卓模式,会开放给第三方一起合作。

现在来看,华为走的是后者的路线。

早在2020年9月,在鸿蒙2.0正式亮相后,率先搭载的不是华为手机,而是九阳和美的等品牌的家电。

对于华为在鸿蒙搭载上的先后顺序,有业内人士将其形容为“农村包围城市”,或者说得更准确一点,是“从智能家居产品包围手机”。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和华为“1+8+N”战略是契合的。其中,“1”是指手机,“8”是平板、PC和车机等,而“N”是指泛IoT(物联网)设备。

鸿蒙,正是从“N”开始起步,现在逐渐攻入“1+8”领域。

不过,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数码圈内有声音认为,鸿蒙系统的颠覆性实质上并不强。目前,苹果、小米等也在尝试做物联网,可以通过手机连接家庭中的其他产品。

“像苹果也有做家庭智能产品互联,两者的区别在于:一个只用自己的硬件,华为可以用其他品牌的硬件,而且旗帜鲜明地把‘万物互联’这个概念打出来了。” 有 科技 产业观察人士告诉红星资本局。

现在来看,没有其他任意一家手机厂商伸出援手,生态链也尚未完善,鸿蒙恐怕还有很长一段道路需要去走。

①用户体验者这样说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对于华为手机用户来说,鸿蒙系统的公测版此前已向用户开放,在通过官方渠道报名筛选后,手机即可收到新系统的安装包。

方知(化名)是华为mate40的用户,他告诉红星资本局,在今年5月初,他收到了新系统安装包的推送,目前已经体验了20多天。

“整体来说很不错,很顺滑。”方知告诉红星资本局,虽然他的手机内安装了鸿蒙系统,但使用的仍是适配安卓的APP,鸿蒙可以兼容。

方知向红星资本局透露,鸿蒙系统内有一个APP图标上滑功能(指万能卡片),这是新功能,体验非常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定制,让APP上滑后出现不同的服务卡片。

“和安卓相比,鸿蒙最大的优点就是万物互联,可以通过手机操作把很多家电连接在一起。不过,我这样的配件不多,所以暂时没有什么很深的体会。”方知称。

另外,方知还告诉红星资本局,在目前的测试阶段,用户们发现一些小bug后,都可以反馈给反馈助手。对于反馈数量较多的问题,很快就会被修复。

②开发者们这样说

除了用户体验者外,开发者们也是接触鸿蒙操作系统最多的人。

红星资本局发现,在鸿蒙学堂(分享鸿蒙系统资讯与技术的第三方平台)的官网上,有多位开发者讲述了对鸿蒙系统的看法。

曾担任Harmony OS开发者创新大赛导师的韦东山称,在2020年,他第一次接触到鸿蒙的源码, “(我)知道它不仅仅是去替代安卓,更是去超越安卓。”

韦东山称,鸿蒙是第一个看得见、摸得着、为物联网而产生的操作系统。“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虽然国内外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物联网操作系统,但它们只局限于一个、一个单独的电子产品,鸿蒙是把一个、一个电子产品联系起来。”

另一位担任了Harmony OS开发者创新大赛导师的张荣超称,站在开发者的角度来看,鸿蒙绝不是另一个版本的安卓,而是一个全新的、面向全场景的操作系统。

“鸿蒙支持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就像开发单端APP一样简单,大大简化了开发者的工作量。 如果换用安卓实现同样的分布式功能,不仅工作量会大很多,而且在性能和用户体验上都会比较差。” 张荣超说。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邓凌瑶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华为鸿蒙系统摆脱“APP薄弱”局面!国内开发者:力挺

自鸿蒙系统问世后就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安卓、iOS系统已经完善得尽善尽美,多数APP也是以这两个系统为基地开发的,这就让鸿蒙系统的APP生态环境极其薄弱,甚至还有人担心,更新了鸿蒙系统后,会不会手机上就不能用APP了。

这些担心自然是多余的,OPPO、vivo、魅族等厂商都已经陆续适配鸿蒙OS系统,可见华为鸿蒙OS系统还是有着一定的优势,并且国内3100多支开发团队都报名参加了华为鸿蒙系统开发者创新大赛,并且有23支团队脱颖而出,已经进入了鸿蒙系统专属APP开发过程。

2021-02-05鸿蒙开发(二.五)

Intent

Intent是对象之间传递信息的载体。当一个Ability需要启动另一个Ability时,或者一个AbilitySlice需要导航到另一个AbilitySlice时,可以通过Intent指定启动的目标同时携带相关数据。Intent的构成元素包括Operation与Parameters。

Intent的构成元素

Operation

Action: 表示动作,通常使用系统预置Action,应用也可以自定义Action。例如IntentConstants.ACTION_HOME表示返回桌面动作。

Entity:表示类别,通常使用系统预置Entity,应用也可以自定义Entity。例如Intent.ENTITY_HOME表示在桌面显示图标。

Uri:表示Uri描述。如果在Intent中指定了Uri,则Intent将匹配指定的Uri信息,包括scheme, schemeSpecificPart, authority和path信息。

Flags:表示处理Intent的方式。例如Intent.FLAG_ABILITY_CONTINUATION标记在本地的一个Ability是否可以迁移到远端设备继续运行。

BundleName:表示包描述。如果在Intent中同时指定了BundleName和AbilityName,则Intent可以直接匹配到指定的Ability。

AbilityName: 表示待启动的Ability名称。如果在Intent中同时指定了BundleName和AbilityName,则Intent可以直接匹配到指定的Ability。

DeviceId: 表示运行指定Ability的设备ID。

当Intent用于发起请求时,根据指定元素的不同,分为两种类型:

如果同时指定了BundleName与AbilityName,则根据Ability的全称(例如,“com.demoapp.FooAbility”)来直接启动应用。

如果未同时指定BundleName和AbilityName,则根据Operation中的其他属性来启动应用。

鸿蒙系统开发者选项在哪?

具体如下:

1、首先解锁手机桌面,点击屏幕上的“设置”图标。

2、然后在打开的手机设置页面中点击系统的菜单。

3、接下来在打开的系统页面中点击“关于手机”的菜单。

4、接下来在打开的关于手机的页面中连接点击版本号的菜单。

5、这时再打开系统的页面,就可以看到“开发人员选项”的菜单项。

6、这时可以看到开发者选项的设置项,把其后面的开关设置为打开的状态就可以了。

鸿蒙OS手机版正式发布!副总裁现场表态: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作者 | 云鹏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12月16日消息,刚刚华为正式发布了鸿蒙OS 2.0手机开发者Beta版,不过该版本仅开发者可以下载,消费者想要体验手机端的鸿蒙OS最快要等到明年了。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副总裁杨海松说,“既然我们已经做出了开发者Beta版,这说明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此次华为主要介绍了鸿蒙OS 2.0会向开发者提供的三个核心能力:分布式的编程框架、分布式UI、和开发者工具平台,开放这些能力的核心目的就是通过鸿蒙OS让开发者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适配”。

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如果开发者基于鸿蒙OS设计手机APP,硬件厂商基于鸿蒙OS设计IoT产品,那么手机APP与各类IoT设备之间的交互壁垒就将不复存在。

·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称,鸿蒙OS是为了IoT而设计,在开发者和IoT生态之间搭起桥梁。

王成录认为以手机为单一核心的生态目前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而IoT市场将是更旷阔的海洋,中国有最好的网络、最强大的制造业和最广阔的应用市场,华为希望能和南北向合作伙伴和开发者一起壮大以鸿蒙OS为基础的IoT生态。

杨海松说,华为早在9月底的HDC上就预告了Beta版的发布,这次算是如期而至。此次Beta版发布与HDC最大的区别就是面向手机应用开发者。

他说,其实手机版的发布是鸿蒙OS最重要的一块拼图。现在手机跟人的交互是分钟级的交互,而手表、电视与人的交互可能是小时级的,而IoT设备可能是天级的,这种交互频次决定了它的价值。

因此手机仍然是华为“超级终端”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可以为整个IoT生态提供更多的场景入口。

目前,开发者可访问华为开发者联盟官网,申请获取鸿蒙OS 2.0手机开发者Beta版升级。

当然,此次最重要的莫过于鸿蒙OS手机应用开发者Beta版的正式发布。

在这套鸿蒙OS的加持下,应用开发者不需要为不同设备重复开发,而不同终端设备屏幕的交互适配问题也可以直接交给鸿蒙OS,开发者只需要调用不同的Kit。

另外,鸿蒙OS也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比较高效的开发环境与工具。

王成录介绍,能够实现应用跨终端部署的基础单元华为将其称之为“元能力”,应用由元能力组装,可拆分合并,实现一次代码,多端适用。

鸿蒙OS的分布式应用框架将复杂的设备间协同封装成简单接口,这面主要的技术是华为分布式软总线技术,此次鸿蒙OS分布式编程框架有超过15000个API。

不同设备的UI交互设计一直困扰着开发者,王成录说,现在安卓开发50%以上工作量都在UI开发上面。华为为此提供了7类自适应布局能力,例如拉伸、缩放,去适应不同尺寸的屏幕。

在开发工具方面,华为DevEco Studio 2.0提供了9套手机应用模板,据称每个模板可以减少近千行的工作量,也就是华为已经预置了很多需要的组件。

另外这套开发工具也提供了手机、手表、电视三种终端产品的应用效果展示。开发者在编写代码的同时就可以看到代码在设备上实现的效果。

在调试层面鸿蒙OS也是分布式的,“一个断点,调跨端代码”,手机端添加断点,大屏端无需添加断点,可以直接“Step into”。开发者进行错误诊断,异常代码的故障分析,都可以更加高效。

今天,华为也宣布了第一届HarmonyOS开发者创新大赛的开始,奖金总额达到了150万。

在开场时,王成录就说道,过去十几年,基于手机的生态已经面临瓶颈了。

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创新仍然局限于手机单设备,IoT生态推进速度缓慢,这其中最核心的因素就是系统的碎片化,这就是鸿蒙OS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鸿蒙OS从设计之初就是面向IoT的,它给开发者提供了开放式编程框架,只写一次程序,就可以在多设备上应用。

现在流量增长放缓,终端产品增长放缓,流量增长需要更多的入口和更好的体验。鸿蒙OS就是让开发者可以开发脱离单一依靠手机的应用。

王成录在现场举了华为与京东进行合作的例子,通过鸿蒙OS,华为把众多IoT居家设备的屏幕做成了京东应用的入口。

另外,车机上所搭载的屏幕也可以成为入口、银联的支付入口也可以在更多IoT设备上呈现。

王成录说,2021年,将有超过一亿台设备搭载鸿蒙OS,覆盖40个以上的主流品牌。

杨海松说,其实在9月10日HDC发布之后,鸿蒙OS瞬间就成为了中国最热的开源项目,官网访问次数达到3500万次。

据称,目前有效开发者数量已经超过10万,有效开发者就是使用鸿蒙OS IDE开发工具,并提交代码的。

杨海松特别说道,一些开发者提交的代码质量非常高,甚至跟华为工程师有得一拼,所以国内并不缺少优秀的开发者,而是缺少好的开发环境和工具。

在硬件合作方面,现在已经有20余家硬件合作伙伴,预计到年底会有40家左右,明年搭载鸿蒙OS的IoT设备数量将达到1亿。杨海松特别提到,目前头部家电企业都在跟华为进行商谈。

在产业链的构建上,杨海松说在芯片方面,鸿蒙OS已经有5款以上支持芯片,软硬件解决方案已经签约了3到4家。明年软硬件集成产品出货量将达到千万级别。

杨海松说,他们希望在明年年底,中国智能家居市场中出货量达到16%,而16%是一条“生死线”。明年华为的自研产品会大范围应用鸿蒙OS。

王成录说,中国网络最好,IoT制造最强、应用市场最大,因此IoT生态发展的潜力也是非常大的。

此次鸿蒙OS手机Beta版的发布,是鸿蒙OS生态版图最重要一环的拼齐,这里有两点需要明确:第一,手机仍然是华为鸿蒙OS生态的核心;第二,鸿蒙OS最主要的目标是构建IoT生态。

鸿蒙OS手机Beta版最核心的特点就是为开发者提供了一次开发,多端应用的能力,可以看出华为已经在尽力为厂商、开发者降低进入鸿蒙OS生态的门槛,提供便利。

在手机业务发展遇到阻碍后,IoT生态的全面发力不失为华为的一种尝试,当下如苹果、三星、小米、OV等终端厂商都在发力IoT生态的建设,这也造成了系统碎片化的现状。

海外市场中,谷歌、亚马逊和苹果已经建立起了他们的智能家居行业标准,中国市场中,鸿蒙OS能有多大动能,能否带动国内IoT生态建立统一的标准和系统?都还是未知数。


网页标题:鸿蒙开发大赛提交作品,鸿蒙开发比赛
文章源于:http://csdahua.cn/article/dssjisd.html
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技术咨询/运营咨询/技术建议/互联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