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技术咨询/运营咨询/技术建议/互联网交流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被包围在不需要的功能中,比如某些手机,炫酷功能不胜枚举:双摄像头拍照,眼神翻页,Group Play(好几台手机同步一首歌)等等。但从使用频率和效果来说略显鸡肋。这些类似的功能可能会拖累整个产品,在使用时分散用户注意力,使用户无法聚焦到核心功能。尤其是用户在干扰很多的场合,来不及仔细研究和思考的情况下,简单可控制无疑是用户最需要的。同时简约也是一种风格,带有其特有的美感。那么如何去做呢?
首先我们把软件的相关人员分为三类:管理人员,开发人员和普通用户。复杂往往是在他们之前转移的,就像算法中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的权衡一样,对用户简单了,可能开发难度和管理难度就变大了。我们这里关注的是对普通用户的简约。
其次我们把用户分为三类:
专家型用户:他们对你产品感兴趣,舍得花时间研究探索产品的新功能。
随意型用户:他们可能使用过类似产品,能接受新功能,但是得足够简单。
主流用户:不会因为你的技术而使用你的产品,使用你产品的目的是完成某项任务。他们会掌握一些重要功能的使用方法,但永远不会产生学会所有功能的想法。这些人的口头禅就是:“我的手机只要能打电话、能发短信就行了。”大多数人属于这一类。
我们产品设计应该关注的是大多数的主流用户。对于专家用户,或许他们能细数你的功能,和你沟通起来没有障碍,三句话说到你心里,而且是那么通情达理,毫不犹豫就升级到最新版本,但他们的想法会让主流用户感到太复杂。
四策略简约的设计意味着你得追求极端的目标,达到其次的效果。我认为能从两个方面来下手:复杂度的减少和复杂度的转移。在“四策略”中,“删除”和“组织”更多在作用于前者,“隐藏”和“转移”更多的是作用于后者。
删除
1、仅满足核心需求,造出有设计感的轻量级产品,如tumblr。
2、不要死扣“假如用户…… ”,假设用户的所有可能使用情况并满足,会产生一些少部分用户低频使用的功能。
3、删去界面的小细节。比如简化布局,精简按钮和链接样式,减少广告位数量,去掉分隔线等。
4、不给用户提供可选项。比如用户在购物平台在结账时,屏蔽到所有能指向其他地方的链接,或是可选项,顺着点点就结完账,不给用户分心犹豫的机会。
5、删减文字,精简句子。使用简洁文案,突出有价值的信息。
6、解决视觉混乱。一些技巧可以借鉴:删去分隔标志,使用轻微的背景色来划分界面;少使用强调;删去较多的信息层次,比如只使用标题,子标题和正文;减少元素,比如按钮的形状和样式等。
7、消除错误来源。再小的错误都会让用户感到心烦,所以尽可能去优化那些容易出错的步骤吧。
删除某些功能是一味比较猛良药,谁都不喜欢给了的东西又拿回去,包括用户。从短期来看可能会造成一定负面效果,但这或许是产品能长期发展,脱颖而出的一个必须经过的阶段。
组织
1、分模块,7±2是人瞬时能接受的一个模块范围。
2、按照用户的行为规律,时间和空间顺序来组织,慎用字母表和格式统一与否来组织。
3、分类尽可能明确,相互之间交叉尽可能的少。比如某银行手机app,生活缴费功能并未划在“生活”业务标签中,而是归在“一卡通”业务范围内,这样会造成较长的查询时间。
4、对内容有效的组织之后再去考虑搜索,很多时候搜索功能并不能改善无效率的组织。
5、通过大小和位置的组织来区别不同的重要性。
6、使用分层,有如下技巧:少量的层;两层差别尽可能大;用高明度和高饱和度的颜色突出重点;相同重要可亮度和大小相同,区别色调。
7、合理使用色标。用户对色标的学习成本和使用收益应呈现合适的比例。比如一个长时间使用的大型应用,那么用户对于自成体系的色标也不会那么介意,因为使用到后面只会越来越方面。
如果说删除是革命,那么组织就是改革。通过重新的组合,也能降低整体的复杂度。
隐藏
1、不常用的但不能少的,比如个性化设置。
2、让用户自定义界面,选择隐藏,可非专家用户会喜欢这种方式么?值得讨论。
3、分段展现。让用户不是一次的去接受所有信息,而是采取逐渐分步的方式。比如用户注册时只需填写较少信息,降低流失率,而处理到一定业务的时候,再让他去完善个人信息。
4、巧妙的设置提示与线索。比如苹果的MacBook展示页,像宣传画册一样,满足了主流用户,而在右上角提供了一个技术规格,让想了解的专家用户去点开查询。
隐藏不能从根本上减少复杂度,可以看做一种迂回策略,甚至你想隐藏某项功能的时候你需要考虑:“是不是需要删去它?”我们在设计隐藏机制,使产品看上去简约的同时,也需要让它在适当的时候出现。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技术咨询/运营咨询/技术建议/互联网交流